点赞

在行动!“科创中国”高技术纺织纤维科技服务团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 2020-12-15

19
1767

       为了促进全国学会梳理总结科技服务团工作,推动探索科技经济融合创新模式,积极宣传推广科技服务团优秀案例,加强各学会之间交流学习,创新服务处选取部分科技服务团服务地方经验作为典型案例,系统展示科技服务团在经济科技融合领域的成果与经验。

      本期选取高技术纺织纤维服务团的工作模式,主要展示三种科技服务团协同服务平台,分别是以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为首要任务的研发中心、以服务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为导向的产业研究院、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科技服务团工作站;兼具对服务团创新发展支撑要素的梳理和对未来服务团工作方法的思考。

在行动!“科创中国”高技术纺织纤维科技服务团优秀案例.jpg

       一、发挥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提供面向产业发展的“公共型”技术服务借助公共服务平台,将科技成果转化直接面向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从面向特定技术的“定制型”技术服务转变为面向产业发展的“公共型”技术服务。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研发活动,而是一个经济活动,研发只是创新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国际创新理论和经验表明,研发靠近市场、靠近产业才能获得成功。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通过在产业集群建立的多个公共服务平台,了解集群需求,了解企业需求,针对产业发展提供系列化的“公共型”服务。 

      二、坚持企业主导研发过程,推动“点式创新”和“环节创新”向“产业链创新”发展对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过程组织产学研合作,不能“拉郎配”,应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利益的扭合、市场的融合。这种深层次的精密契合是合作开发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合作过程中坚持产学研各主体定位清晰,坚持企业主导研发过程,才能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过去纺织行业技术创新,缺乏整体性,主要的原因是创新主体主要由高校或者科研单位来推动,大都是某一个环节的技术创新,是点式创新,环节的技术创新。我积极推动由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来带动整个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

      三、推动企业点式突破,并形成行业示范效应我会自2008年开始与行业内优秀的研发型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目前已拓展了纺织产业链上的企业100多家,这些研发中心成为我会系统服务中小企业的示范工程,推动企业创新的点式突破。与此同时,也逐渐推进我会从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外生型”服务转变为深度参与企业创新的“内生型”服务转变。通过提供包括产品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评估、学术交流、质量检测、标准制定、专业培训等一系列的套餐服务,使100多个中小型成长企业散布在行业的各个领域,成为某一领域的隐形冠军。 

      四、多层次推进人才建设,重视人才的利益获得和情感依靠。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如何用好人才、培养好人才是重中之重。利益获得需要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人利益获得与科技社团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以企业的需求为抓手、以技术转化为手段、以促进学术界行业内的科技人员互融互通为目的,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互惠互利,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帮助科技工作者用知识获得利益。

       未来学会创新发展的思考

微信图片_20201215150809.png

       按照“科创中国”的整体建设思路,科技社团服务创新模式需要从技术推动型、需求拉动型转变为协同创新模式。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中国科协的带领下,通过组建“高技术纤维与现代纺织”科技服务团对试点城市进行了有计划、有机制的对点服务。下一步将继续利用学会现有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不断突破原有创新单元的资源局限,为试点城市提供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依靠会员间的协同创新,在重大学科建设、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问题上寻求突破,与产业结合发展成为联系紧密、定位明晰的科技创新联合体。更好实现资源融通、重心下沉,服务行业、区域、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 创新服务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供稿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