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蓬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科办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

郭兴蓬,广州大学副校长。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缓蚀剂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材料物理与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能量转换与储存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别在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日本国立新潟大学获得学士(1982)、硕士(1985)和博士学位(1996)。1985年5月—199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任教,1996年4月—1999年9月在日本帝国石油技术研究所工作,1999年11月聘任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曾先后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教务处长。2017年6月起任广州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腐蚀电化学、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973子课题、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校企合作项目3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查看详情

张波

研究领域

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

张波,男,196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院长、校“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学科带头人。中达学者。主讲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微机控制、计算机仿真、机电系统微机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等课程。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第12、13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863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小功率电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电源学会理事长、广东省电力电子系统与装置标准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电源行业协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列教材编审委员、广东省日用电器公共实验室学术委员、电力电子新技术系列图书编辑委员会委员、新能源电能变化与控制技术丛书编审委员会委员、《电工技术学报》、《电机控制与应用》、《电力电子》、《电源世界》、《电源技术学报》杂志编委、IEEE会员、多家国际权威刊物审稿专家。先后主持过1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项粤港招标重点领域攻关项目、1项广东省部产学研项目等在内的纵横向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获得1项国家优秀专利奖、8项省部级二等奖、1项广东省优秀专利奖。

查看详情

黄宏文

研究领域

农业与生物科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黄宏文,1957年1月出生,汉族,湖北武汉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1979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果树专业,1984年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1993年于美国Auburn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至2007年曾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助理、常务副所长、所长、武汉植物园主任,2006年11月至今任华南植物园主任。目前主要学术任职有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秘书长、东亚植物园网络(EABGN)轮值主席、中国植物园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长及国际园艺学会(ISHS)猕猴桃工作组轮值主席等。长期从事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和果树新品种选育,先后主持国家、中科院及国际合作重要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专(编)著14本。选育了9个猕猴桃新品种,撰写了《猕猴桃属-分类、资源、驯化、栽培》等专著3本。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5项,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查看详情

沈岩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李林

研究领域

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

李林,女,研究员、教授,宣武医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神经药理和中药药理学研究,研究方向为“中药防治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理学研究及新药开发”。作为课题负责人已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新药发明专利6项,其中2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参乌胶囊、二苯乙烯苷),3项已公开。获新药临床研究批件1项(参乌胶囊)。2002年获得第七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二等奖。学术兼职: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监局新药评审专家、中国药学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监事长。

查看详情

Matsusaka, Shuji

研究领域

化学工程

京都大学

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副理事长

京都大学工程研究生院化学工程教授,研究重点是分析粉末加工过程中的现象和开发新的粉末处理方法。

查看详情

杨红生

研究领域

农业与生物科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杨红生,男,1964年12月出生,安徽霍邱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养殖生态与养殖设施、生境修复与资源养护、刺参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等研究。近十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973计划课题2项(主持和副主持)、支撑计划课题2项、863计划课题2项(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2项、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1项和青岛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建立了浅海筏式养殖系统养殖容量评估指标体系,模拟测定了实验海区扇贝、海带和刺参的养殖容量;研究了浅海贝类养殖的自身污染以及养殖海区的影响,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大型藻类、沉积食性动物(刺参)的生态功能;研究了栉孔扇贝在不同环境因子影响下的生态免疫机制;阐明了刺参周年及夏眠期间生理生化变化特征,从生理生化层面对刺参夏眠进行了分期;研制了一系列陆基工厂化和浅海增养殖工程设施设备,研发并建立了刺参等重要海水经济动物的多元生态高效增养殖新技术、典型海湾受损生境和生物资源修复技术,相关设施和技术已经在山东等地沿海得以推广应用。学术兼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棘皮动物分会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养殖分会理事等;《海洋科学集刊》主编、《Korean Journal of Malacology》编委、《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English Edition)》编委、《生态科学》常务编委、《海洋科学》编委、《海洋水产研究》编委等。

查看详情

陈克非

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

杭州师范大学

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

陈克非,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硕士,德国Justus-Liebig-University Giessen博士学位。1982年至1990年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和信息保密研究所工作,1996年至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任教授博导,2013年3月起任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密码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密码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等学术期刊编委,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另外,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届、第十一届专家评审组专家。

查看详情

于金明

研究领域

医学

山东省肿瘤医院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于金明,男,(1958.01.30- ),放射肿瘤学家,山东省潍坊市人。200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曾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于金明院士是我国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突破制约放疗疗效的两大瓶颈——靶区精确勾画和射线精确施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成果修改了美国、欧洲、加拿大和中国等多个国家肿瘤治疗指南,造福于广大恶性肿瘤患者。出版专著20余部。作为首位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10年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其率领的团队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并授予集体一等功。 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张建民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清华大学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张建民,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水利学院院长。先后获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位和东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博士学位。兼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分会理事长、《地震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等。张建民教授长期从事土动力学及工程抗震领域的教研工作,在土动力学若干基本理论以及结构与土体系统的动力分析、抗震设计和测试技术诸方面取得新成果。201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准和公开国家发明专利22项,主持研编国家标准《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参编设计标准及指南6部。

查看详情

马大龙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上海中国人类基因组中心

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马大龙,男,汉族,1952年1月生,山东省人,1969年参加工作。2003年加入九三学社。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主要从事分子免疫学、生物技术药物及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在细胞因子研究、基因工程药物、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申请国际专利3项,主编863生物技术丛书之《生物技术药物》一书。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指导的博士生有2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1996年和2001年分别被评为国家863计划先进个人奖,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查看详情

孟安明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发育生物学家,1963年7月22日生于四川省大竹县。1983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1990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遗传系获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胚胎早期发育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利用斑马鱼做模式动物,研究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合子基因组激活、胚层诱导、图式形成的分子机制,希望能加深对胚胎早期发育调控的理解,为了解人类流产和出生缺陷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查看详情

杜时贵

研究领域

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

杜时贵,男,汉族,1962年6月出生,浙江东阳人,研究生,博士,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1984年6月参加工作,1998年2月加入致公党。现任绍兴文理学院副校长,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 杜时贵同志29年来一直从事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抗剪强度研究 [11] 。他长期在非地质部门、非重点学术机构工作,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实现了从原始创新到工程应用推广的结构面抗剪强度新技术的系统集成创新。其研究技术成果应用于小浪底水库、国家地质处置库、白鹤滩水电站、甬台温高速公路等100多项重大工程,无一发生安全事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十分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出版第一作者专著5部,发表论文117篇,标准1册。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项(16项R1),实用新型专利10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查看详情

任玉新

研究领域

工程

清华大学

近年来,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先进算法和空气动力学基础问题。在可压缩流动计算方法方面,提出了三种考虑多维效应的新型迎风格式,包括具有强稳健性的旋转Riemann求解器、基于次特征理论的多维输运格式、基于次特征理论的局部演化迦辽金格式;提出了基于特征分解的高阶紧致-WENO混合格式。在不可压缩流动计算方法方面,发展了新型高阶投影方法,导出了投影方法具有二阶、三阶时间精度的充分条件,提出了在非交错网格上抑制压力奇偶失连现象的新方法。在空气动力学基础理论方面,导出了平面定常马赫反射马赫杆形状的解析解, 提出了通过求解非定常敏感性方程计算飞行器动导数的新方法。目前正在开展可压缩湍流边界层减阻、高超声速边界层强制转捩机理等研究。 求解可压缩流动的高分辨率高精度激波捕捉格式,计算不可压缩流动的高阶投影方法,叶轮机械中的动静叶干涉和非定常流动,飞行器动导数的计算方法,激波反射问题,火灾烟气输运的数值模拟。 2006年,获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查看详情

李建成

研究领域

地球与行星科学

武汉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地测量学家。生于内蒙古集宁市,籍贯山西省左云县。199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副校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 长期致力于地球重力场领域的研究,是我国精密大地水准面理论研究和工程化应用的开拓者,实现了大地水准面从理论到工程化应用的重大跨越。创新性地提出用数字高程基准取代传统水准标石建立并维持现代高程基准,实现了传统高程基准建立和维持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引领了我国现代基准建设。解决了精密大地水准面确定的多项理论和技术难题,完成了从米级到分米级、到厘米级、再到亚厘米级三次精度提升,使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果已规模化推广应用到200多个省、市、区域的数字高程基准建设工程。获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4部;曾获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项目资助;是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测绘地理信息局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并获何梁何利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光华科技工程奖(青年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魏辅文

研究领域

农业与生物科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保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4月生于重庆市云阳县,籍贯重庆云阳。1984年和1987年在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率先将种群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新技术引入到大熊猫研究中,阐明了大熊猫的种群历史、濒危过程及演化潜力。揭示了大熊猫在食性转换和特化历程中如何在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和肠道微生物等方面产生适应性演化的规律。阐明了栖息地破碎化导致大熊猫孤立小种群崩溃的机制,推动了国家大熊猫放归和栖息地廊道建设工程的实施。

查看详情

黄韧

研究领域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黄韧,1959年生,广东揭阳人,1982年湛江水产学院养殖系毕业,1987年获山东大学发育生物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山大学动物学博士学位。现任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所长、研究员;广东医学院和中山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查看详情

李波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

李波,男,1963年1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现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曾任钢铁研究总院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功能材料事业部总经理、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助理兼院务企划部主任、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兼任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钢研大慧投资公司监事会主席,中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致力于开展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工作,承担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和重点工程。在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中,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六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青年发明家金奖一项。

查看详情
共118207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