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湾区共“五”:一场生态大会背后的全国创新协作大格局

发布时间: 2024-04-22 16:40:17

24
626

五载春秋,创新者进;一张网络,联动全国。

4月18日,2024年大湾区创新生态大会在广州开幕。大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联动京津冀首都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三角”代表单位,汇聚院校科企、投融资机构、服务机构等各领域专家,融合政策、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打造全国创新协作网络。

为期两天的会期干货满满、精彩纷呈。全国顶尖技术经理人聚首论道、“揭榜挂帅”百大技术需求发布、“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技术经理人”高峰对话、龙头企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精准对接……从线上到线下、从场内到场外,大会促进“五圈融合”,开启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锦绣山河荡开历史斑斓的图画;与大湾区“同岁”的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联合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北京国际技术交易联盟、凤凰网等单位主办创新生态大会,网罗创新要素、撒播科技火种,留下时代闪亮的坐标。

这是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下称“大湾区中心”)深耕创新生态的缩影——以激荡五年的奋进征程为纵轴,以市场配置的创新实践为横轴,来路星光灿灿、今朝群英堂堂!

铺开大格局:

五大经济圈跨区融合促发展

夕照游船,珠水漾月。在推波向前的轮渡上,来自全国五大经济圈的创新力量,在笑谈中共赏羊城景、同饮杯中茶。

当前,我国已形成京津冀首都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菱形布局,长江中游城市群所在的“中三角”区域也逐渐朝经济增长的“第五极”发展,五大经济圈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增长极。探索跨区域的创新合作新模式,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为我国经济提供更强劲增长动能。

“本次大会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雨林式’科技创新生态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是跨区域、高层次、强融合、大协作的创新盛会。”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赵晓曦说。

浩荡湾区足够宽广,容得下各类资源;壮阔湾区又足够开放,引得来四海英才。

早在此次大会前,广州探索编制串联全国的协同创新网络,已有初步尝试——去年12月,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广州)现场赛暨广州市硬科技企业培育行动直通车成果发布活动上,广州、佛山、湛江、龙岩四地联合发布超百项技术需求。此举旨在广聚合力,共解难题。

为落实好“全国出题,全国解题”的揭榜挂帅机制,大湾区中心深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征集筛选全国100项技术需求,大会现场进行了“揭榜挂帅”百大技术需求发布。征集全国产业需求,邀请全国科研院所答题,将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技术需求对接服务,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原有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只能解决少数企业的技术难题,不能形成很好的生态和商业模式。”大湾区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认为,“若能共建创新协作网络,收集全国几百数千个需求,形成一个巨大的需求库,这是远超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量级,有助于打造去中心化的‘全国需求,全国解题’闭环和生态。不管是对于地方政府,还是以企业为代表的需求方、以高校院所为代表的解决方,以及各领域的技术经理人,此举都将助力形成一个协同创新、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局面,有效提升创新能级。”

这也是本次大会探索五圈融合、全国协作的题中之义。正如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原二级巡视员、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会长周木堂所言:“希望通过大会的平台,织密织牢创新协作网络,合力提升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建强新社群:

引育技术经理人助成果转化

经过半年筹建,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下称“研究院”)现已正式运作,在本次大会迎来了首次亮相。

研究院是在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及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共同发起成立。研究院以“技转人才开发器、科技成果孵化器、技术转移加速器、创新主体服务器、资源要素链接器”为使命,旨在推进技术转移人才培育和生态体系建立,充分发挥技术经理人在技术转移转化工作中的桥梁作用,将科技创新的“潜能”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会上,30位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地区、“中三角”五大经济圈的技术经理人杰出代表,获颁研究院高级顾问聘书。接下来,高级顾问们将共同助力研究院概念验证、需求与成果对接、技术经理人培训等工作更上一层楼。

创新从来不是“独角戏”,而要“大合唱”。当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响彻南粤大地,广州加快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制定出台科技成果转化“1+N”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根据新近通过审议的《广州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广州将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难点,以突破性举措解决面临的迫切问题,把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

“在成果发现、技术对接、技术转移、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各个环节,技术经理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广州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付出贡献良多。”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李江提到,研究院高级顾问的加入,必将进一步提升研究院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提高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的上限,促成更多科技成果实现落地转化。

“技术经理人的培养,核心是以‘用’为导向,以解决产业技术需求为导向。与传统课程培训、证书颁发的技术经理人培养模式不同,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为技术经理人提供大量的业务场景来进行‘实战’性培养,全面提升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秦海鸥介绍。

科技成果转化一端连接着技术供给,一端连接着产业需求。大湾区中心通过组建技术经理人队伍,以之为桥梁实现供需两端“配平”,让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在创新创业的最初阶段就同向发力,实现有组织创新。

养成真本领:

创新服务锻造最强“加速器”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协同创新网络跃然如见,如何统筹日渐增多的资源要素,是科技创新服务面临的新挑战。

“以前我们靠‘堆人力’,业务做得越大越困难。后来转换思路,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数据量越大反而越能解决问题。”秦海鸥谈到,大湾区中心致力于以技术情报为核心出发点,构建完善的测评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全国协作网络,打造“全国需求,全国解决”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百舸争流的市场角逐中,技术情报关系着院所的研究方向和企业的科学决策。让枯燥的数据“说话”、使寻常的讯息“解密”,是产学研合作取得佳绩的捷径。

“我们发现,企业需求通常有两种情况:龙头企业对于自身技术需求掌握得很清楚,但不便于公开;中小企业往往要应付各种市场压力,很难抽调专门的团队去分析自己的技术需求。”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首席技术转移官吴凯提到,“我们提出用‘人工智能+技术情报’的方式来挖掘企业的技术需求,就能很好地规避以上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托全国协作网络,广泛搜寻专家团队,高效解决具体问题。”

例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州紫为云科技有限公司体验了大湾区中心的服务。该企业需要运用图像视频识别,捕捉人体动作,通过虚拟现实实现场景应用。围绕“单目相机获取图像”技术,大湾区中心匹配了燕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团队。“大湾区中心作为一个以技术驱动的高能级创新服务平台,可以帮助我们企业补齐短板、做优长板,助力完善企业的资源架构。”紫为云董事长顾友良说。

再如,大湾区中心参与开展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项目,为广州近6000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报告。大湾区中心以网络可收集的公开信息为主,构建企业的大数据分析模型,从知识产权创新力、科技创新力、市场开拓力、资本市场认可度等多维度对企业进行客观、全面的诊断、评价与解读,并为企业的能力提升提供解决方案。

从解决单个企业的需求,到解决广州整个区域的需求,再到跨区域合作,大湾区中心首创“人工智能+技术情报+协作网络”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以线上工具+线下运营的方式,通过大数据实现创新要素的供需精准匹配,实现从创新测评—解决方案—匹配派单—跟踪评价的全流程闭环赋能服务,综合解决了企业的场景、技术、人才、政策、资金等需求。

这在微观上提升企业科创属性,中观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宏观整体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迈向高境界:

借“市场之手”谋自立自强

所谓“生态”,展现了百花齐放的当下,昭示着欣欣向荣的未来。创新生态大会上,政、产、学、研各领域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激发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陕西省技术经理人协会常务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王文表示,概念验证应基于市场需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和风险,验证科技成果的最小可行性产品构建聚焦于早期科创项目的生态体系;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成果与技术评估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武思宏提出,应实现“培训-使用-评价-职称评审”人才梯度化生态路径,真正链接技术经理人职业场景;北大科技园助理总裁、北领技术转移中心总经理宋琪提出,设立异地研发机构,异地科研机构能够提供办学空间,回流办学经费,反哺科研与学科建设,推动大学与区域政府融合发展等等。

承载这些真知灼见的游船不远处,横跨珠江两岸的海印大桥巍峨矗立。大湾区中心的LOGO,正是一座通向远方的桥梁,这寓意着科技创新需要大体系来“搭桥”。

从地域上看,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即是协同发展的产物,以大湾区为起点联动五大经济圈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新想象;从主体上看,当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技术经理人通力合作,方能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成果转化是一个全生态、全链条协同作业的事宜。”科学家代表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李烈军谈到,“从科技工作者的角色出发,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把源头的质量做好,就是为成果转化作贡献。”

“成果转化成功的关键在于,科技成果能不能得到市场认可。”企业家代表、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袁建华参会时感慨,“比起我们20多年前单打独斗的创业,今天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大湾区中心牵头推动杰出的科学家、企业家、资本专家汇聚,再加上专业的技术经理人‘三合一’模式,可以打造中国创新创业、创投创富的新标杆。”投资家代表、广东中科科创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勇说。

近年来,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和支持下,大湾区中心持续开展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广州),通过“揭榜挂帅”解决企业需求;牵头组建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并担任联盟秘书长单位;积极开展龙头企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精准化对接系列活动……这些硬招实举,正源自大湾区中心“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信念。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当创新要素灿烂地铺展在新时代的中国大地上,大湾区中心以“市场之手”将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评价机制等全面网罗、有机贯通、协同赋能,不断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越走越宽。

南方+记者 李鹏程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