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庆阳市持续加快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

发布时间: 2023-11-22 11:37:03

31
53

今年以来,庆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强科技”行动,围绕现代农业、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等传统及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提升成果转化效率,促进“五链”融合,持续推进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赋能“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厚植沃土,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一是突出政策激励。制定出台《庆阳市支持“强科技”行动若干措施》,引导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步伐。明确对企业购买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庆转化的,给予科技项目支持;对技术合同交易数量较大的,给予一次性政策奖励。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选取创新资源集聚、研发实力强的市内科研院校先行试点,陇东学院和市农科院科研人员通过专利技术、植物新品种转让获得收益奖励43万元,有效激发了创新活力。

640 (1).jpg

二是突出示范引领。坚持“一域一示范”的发展布局,对标全市主导产业方向,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聚焦发展潜力大、成果转化效果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强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优秀科技企业,评选认定市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2家、示范企业7家,下达奖补资金82万元,其中1家示范企业获省级促成技术交易及成果转化奖励100万元。三是突出技术攻关。按照“产业发展、企业所需、科技所能”的工作思路,聚焦能源化工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技术需求,立项支持庆阳瑞华能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创“常温膜法氦气提取技术”已成功运用企业生产,累计生产氦气18万m³,产值达5000多万元,该公司“氦气提取综合利用项目”运行稳定后,可实现年工业产值8亿元、上缴税金7200万元,目前正在建设省级氦气储备基地。华能正宁煤电公司建设的燃煤电厂碳捕集技术示范工程,建成后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150万吨,既破解了传统提氦技术投资大、能耗高的弊端,也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支持庆环肉羊制种公司联合国内外顶尖技术研发团队,在肉羊基因编辑、干细胞移植等种业核心技术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肉羊自主种业“芯片”和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全市科技成果质量明显提高,2021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2022年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获奖层次和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

二、牵线搭桥,构建成果转化新模式。为搭建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技术需求方和项目落地方的精准对接,成功举办了庆阳市科技创新论坛暨首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会。邀请西安交大等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围绕氢能技术应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开展技术交流;线上线下集中发布省内外51家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最新科技成果139项;发布了5家金融机构的科技金融信贷产品;签约科技合作和科技融资项目13项,签约资金2995万元,构建了“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院校承接、金融助力”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的成果转化新模式。

640 (2).jpg

三、多措并举,推动技术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培训指导。采取市县联合、企业参与、专家答疑等方式,举办“强科技”行动重点指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等各类培训活动6期,培训300多人次,并积极下沉企业一线,针对技术合同登记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关键问题逐项指导、逐个整改,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了技术合同登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二是加强主动服务。改进工作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定期深入企业,宣传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优惠政策,指导企业人员,多渠道挖潜,保存量,扩增量,全面提升技术市场活跃度。截至目前,全市登记技术合同625份,完成交易额24亿元,同比增长26.3%。三是加强督查落实。严格落实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周评比、月调度、季晒单制度,定期开展“强科技”行动指标调度,靠实责任,明确任务,协同推进,形成了“上下一条线、左右一盘棋”的工作落实机制。

640 (3).jpg

来源:庆阳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