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2023年度作物分子育种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在新疆石河子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3-08-23

25
1800

2023年8月13-18日,2023年度作物分子育种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在新疆石河子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分子育种领域的80余位学员参加了研修班。新疆农垦科学院党委书记魏建军,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谷晓峰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朱玉贤,中国作物学会棉花专业委员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国际棉花基因组计划联合主席张献龙,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战勇、副所长桑伟,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鸿彬等领导也出席了开班仪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建康主持了开班仪式。

魏建军书记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和学员表示热烈地欢迎,欢迎各位院士专家到新疆石河子来开展合作交流,帮助破解一批制约兵团农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培育一批突破性的作物新品种,促进更多更好的育种技术及成果在兵团转移转化,带动兵团农业优势发展,助力高质量推进兵团现代化建设。魏建军书记和谷晓峰副所长均表示,此次研修班的开展将有助于学员提高技术转移、科技评估等方面的能力,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的技能储备,对开展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科技成果转化利用,以及推动分子育种领域技术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参加培训的学员珍惜学习机会,积累经验,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将学到的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效结合,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育种效率。

领导致辞2.jpg

开班式上谷晓峰副所长致辞中

       本次研修班邀请了2位院士和10位知名专家授课,研修内容涵盖基因挖掘方法与技术能力提升、棉花基因组研究与分子育种及其转移转化、棉花种质资源及其成果转移转化、玉米育种栽培技术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小麦种质资源创制与分子育种及其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功案例分享,以及技术伦理与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专题。通过40多个学时的学习交流及现场教学与实践,共计80名学员如期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

王建康.jpg

王建康研究员授课中

       8月14日上午,王建康研究员分别以“作物遗传研究群体与基因定位方法简介”和“作物育种模拟预测与分子设计”为题做报告,介绍了遗传研究群体的分类标准和常见类型、基因定位方法与集成分析软件以及永久回交和永久F2群体的遗传解析等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解析。

王建康研究员授课视频回放链接

https://www.chinacrops.org/251/202308/4203.html

https://www.chinacrops.org/251/202308/4202.html

朱玉贤.jpg

朱玉贤院士授课中

8月14日下午,朱玉贤院士以“棉花基因组及后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与展望”为题授课,从棉花基因组中蛋白质编码基因总量变化之谜、纤维素合酶与纤维细胞壁微纤丝成分分析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棉花基因组及后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等内容。

朱玉贤院士授课视频回放链接

https://www.chinacrops.org/251/202308/4196.html

张献龙.jpg

张献龙教授授课中

       张献龙教授以“棉花生物技术创新与抗逆基因发掘及其转移转化目标及技术发展”为题授课,详尽阐述了棉花现代育种技术,种质资源创新,抗病抗虫抗旱、耐高温的基因发掘、棉花落叶剂敏感材料筛选及新品种转移转化等方面的内容。

张献龙教授授课视频回放链接

https://www.chinacrops.org/251/202308/4195.html

杜雄明.jpg

杜雄明研究员授课中

       8月15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杜雄明作“棉花种质创新和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及其转移转化”主题授课,从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新时期我国棉花生产现状和科技需求、棉花种质鉴定和评价到棉花成果转移转化、智慧栽培与管理等方面做了系统介绍。

杜雄明研究员授课视频回放链接

https://www.chinacrops.org/251/202308/4194.html

肖永贵.jpg

肖永贵处长授课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成果转化与基地处处长,中国作物学会小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肖永贵以“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构建与应用实例分析”为题,系统介绍了“三联五服务”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从科企融合,推进种业振兴;所地合作,支撑乡村振兴;产研一体,引领产业发展;专家+种植主体,服务增产增收;面向产业需求,凝练科研选题等详细讲述了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产业、服务种植户、服务科研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及其相关的成功案例。

王开义.jpg

王开义研究员授课中

       8月15日下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开义在 “育种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报告中,介绍了育种信息化技术,分享了商业化育种的规划设计和业务流程规划;探索了智能育种技术的算法与模型、机遇与挑战;介绍了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体系数字化的大数据平台和各类种业数字育种中心,共同助力民族种业发展。

王开义研究员授课视频回放链接

https://www.chinacrops.org/251/202308/4193.html

许为钢.jpg

许为钢院士授课中

       8月16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在“我国小麦品种改良的战略性思考及新品种转移转化”主题授课中介绍了我国小麦品种改良战略思考的遵循原则,并从持续改良小麦品种的产量水平、开展中国大宗面制品优质品种的选育、强化抗病性的改良、拓展资源利用特性的改良和推进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小麦品种改良几个战略性问题。

刘志勇.jpg

刘志勇研究员授课中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勇以“小麦分子育种技术、成就和发展方向”为题,从小麦分子标记与分子育种、小麦功能基因克隆与分子育种、小麦种质创新与品种精准分子设计、小麦分子育种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讲述,梳理了GWAS分析群体构建、高代回交群体与NIL构建的原理、解析了遗传和分子的调控网络。

刘志勇研究员授课视频回放链接

https://www.chinacrops.org/251/202308/4192.html

孟照刚.jpg

孟照刚处长授课中

       8月16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科技管理处处长孟照刚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转化途径和成功案例”授课中,介绍了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和世界各国的成果转化情况,成果转化的发展进程以及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分享了优秀的成果转化模式、案例及创收渠道。

赵久然.jpg

赵久然研究员授课中

       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赵久然作“玉米核心种质创制及杂交品种培育与应用”主题报告,从当前我国玉米产业基本情况切入,重点介绍了玉米种质创新及杂交品种的培育,结合自己及团队工作分享了高效创新种质、培育品种的典型案例。此外,他从分子育种及其应用方面介绍了当前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遗传背景鉴定、目标性状前景选择、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及全基因组选择的应用案例。

赵久然研究员授课视频回放链接

https://www.chinacrops.org/251/202308/4191.html

刘萱.jpg

刘萱副所长授课中

       8月17日下午,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刘萱作了“技术伦理的发展历程与新时代我国技术伦理治理展望”的报告,介绍了技术伦理的概念与理论辨析、技术伦理议题的出现与演进,总结了我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解析了当代技术伦理典型案例,分析了国际科技伦理治理新趋势以及我国科技伦理治理的愿景与总体方针。

刘萱副所长授课视频回放链接

https://www.chinacrops.org/251/202308/4190.html

李少昆.jpg

李少昆研究员授课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少昆在“玉米高产耕作制度与栽培生理及其转移转化”授课中,介绍了目前全球及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对玉米单产提升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对途径,并分享了玉米在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创新、应用与转化案例。

李少昆研究员授课视频回放链接

https://www.chinacrops.org/251/202308/4189.html

学员参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jpg

学员参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8月15日下午,在现场教学与实践环节,中国作物学会组织学员前往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和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高产示范种植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汲取文化养分,巩固学习成果。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以新中国屯垦戍边历史为主要研究及陈列内容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学员们跟随讲解员生动细致的解说,结合博物馆里丰富的展品,切身感受到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内核,真真切切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使大家对军垦文化和兵团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观高产示范基地.jpg

学员参观高产示范基地

       8月17日上午,参会学员先后参观了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大豆、棉花、玉米、花生、向日葵高产示范种植基地,观摩学习了大豆膜下滴灌等不同种植模式高产创建研究、机采棉新品种高产创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花生耐盐碱种质筛选、向日葵新品种展示等内容。新疆农垦科学院王新、张恒斌、王志军、王鹏等专家现场介绍了各示范基地的情况,参会学员与技术人员就作物高产种植所涉及的地膜覆盖、科学用药、耕作管理、品种筛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参观新疆天业公司.jpg

学员参观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

       随后,学员们还一同参观了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负责同志刘书建介绍了天业集团在节水滴灌膜新产品的研发应用以及生产基地智能化管理,学员们详细了解了该公司在生产研发、技术创新、实践应用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实践操作层面对科技成果开发应用的认识和领悟。学员们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水肥一体化与灌溉技术升级方面与天业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学员结业交流.jpg

学员交流讨论

        8月18日上午,本次研修班进行了结业分组交流讨论。学员们围绕各自工作实践和研修领悟进行了分享交流。参会学员普遍认为,本次培训班课程设置合理,授课内容丰富,授课专家规格高,受益匪浅,给出了极高评价,并希望以后多举办类似的活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建康对学员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对相关的诉求一一回应。

       为惠及更多作物科技工作者,本次研修班的授课内容在中国知网、科创中国、科普中国、智慧科协平台进行了(7个专题、12个报告)同步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近18万人次,部分专家的授课视频可在中国作物学会官网和中国知网平台长期免费回放。

       本次研修班得到了“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3高级研修班项目”的资助,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主办,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专业委员会承办,新疆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协办。

中国知网回放链接

https://k.cnki.net/themeInfo/808

中国知网-总.png

图文来源:中国作物学会秘书处

展开
收起